• 回到顶部
  • 0755-25528185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城市绿地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的主体,是环境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绿地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为城镇游憩休闲活动提供了场地,也标志着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它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生态环境、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镇的安全与发展。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五大类之一,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地中最核心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而其中的游憩功能更是公园绿地区别于其他类绿地的首要特征,所以东归生态公园规划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要求具备必要的超前意识,以满足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环境质量与休闲生活的不同需求。

 

 

 

 

东归生态公园位于和静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地势平坦,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干燥少雨,光热条件充足,无霜期长。

 

和静是巴州最大的人口大县,拥有着厚实的蒙古族文化、东归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和静境内就有古人类生息。和静素有“东归故乡”、“天鹅之乡”誉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认同为“特色旅游资源大县”。但公园位置远离居住区,地势平坦不利于空间营造,加上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场地以戈壁滩沙石为主,土壤条件很差,不利于植物生长,导致公园植被稀疏,树种单一,主要集中在常年有水的人工湖周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内蒙古额济纳旗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厚。如胡杨林生态文化,居延海新石器若水文化,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征服漠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草原文化,西夏黑水城文化,东风航天等。而土尔启特东归文化则是诸多立体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

 

 

秉持着科学调查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关联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人文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操作性原则,根据东归生态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景观资源特点,以及和静县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县、国家级旅游强县”的战略目标,围绕“巴音布鲁克给世界讲故事”的宣传口号,确定东归生态公园的性质是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东归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富有蒙古风情,展现民族大团结和革命英雄纪念的综合性市政公园。在恢复生态,传承历史,彰显现在,展望未来的指导下,提出“和静之音,水之乐章”的规划设计理念。“片水无痕浸碧天,山容水态自成图”以五线谱音符图腾结合到公园整体布局中,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向世界讲述和静的优美自然风光和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东归故事,向世界演奏一曲远远悠长的天籁之音。

 

 

 

3.1

主题及相关布局

 

Theme and related layout

从公园的全局出发,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通过改善土壤植被,在关键性的景观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板块。其次是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充分利用地域空间,从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游览与服务等诸多方面之间的关系,以星湖为核心,因地制宜地满足东归生态公园多种功能需要。

 

 

为了在突出各功能区的特点的同时,注重总体的协调性,能使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以“一带,两区,三轴”来布置东归生态公园景点,以星湖为公园中心,四周围绕安排布置各景点,并设立5个公园出入口。

 

 

以上功能分区均围绕自然生态、浪漫风情、人文传承、旅游观光、滨水休闲、康体娱乐等主题来展开,从保护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结合和静土尔扈特蒙古族“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誉,打造富有浪漫蒙古风情的草原山湖公园。同时向游人展示和静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体验和静的人文和热情好客,并在公园设置系统完善的游园道,结合溪流湖岸,亲水平台,舞台广场,游乐设施,形成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休憩游玩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优美怡人的自然生态环境。

 

 

3.2

公园绿化工程设计

 

Design of Park Greening Project

公园的植物种植类型及分布应根据和静县的气候状况、园外的环境特征、园内的立地条件,结合空间划分、景观构思、防护功能要求和当地居民游赏习惯确定。

 

 

根据公园现状分析,呈现出原有部分植物资源并不理想,植物生长不良,植物的数量与品种缺乏,公园内绿化率不够,黄土裸露等问题,主要是园内植物以落叶植物为主,缺少常绿植物与花色灌木地被植物,植物之间缺乏联系,并未形成稳定的自然群落结构且园内的土壤质量比较差,土质沙漠化,某些区域含砂量达到30%-50%,植物难以生长。

 

针对以上原因,公园绿化设计决定以落叶乔木为主,搭配各种常绿和开花植物,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物种丰富、生态自然的环境,将东归生态公园建设成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风景林,构筑稳定的城市生态体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在适地适树,以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一些经过长期考验适应本地风土条件的外来树种。注重生态价值,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乔木为主、构建城镇绿色构架,并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群落式种植方式尽可能地增加城镇绿量,提高生态效益。

 

坚持节约用水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调整植物配置结构,发挥节水型绿化的基础上解决原有植物种植并未形成系统的规划;公园除了湖泊,其他地形地势平坦,植物的景观型不强;当地可用于造林或者造园的植物苗木资源缺少等,在原有规划的植物基础上,通过对原有植物选择性的淘汰与保留,重新形成一个系统的植物规划。通过客土、覆土等手段,改善土质,营造地形,使公园的植物景观效果更加丰富。

3.3

公园生态修复

 

Park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公园地处和静县,属于是满目乱石的戈壁滩。为了防止因公园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条例编制保护规划。在确认公园绿化工程设计之后,生态治理和保护成了重中之重。对于戈壁的生态修复,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效益,既需要做好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也要做好后期养护。种植后防止病虫害也是一项考验,为此采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措施以及绿化林木栽植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东归生态公园秉持着公园境内的各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公园开发的物质基础,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做到适度,在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开发,达到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规划必须是高起点、高质量,使公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使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3.4

生态环保与新材料应用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为响应国家号召,提升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初步基本建设,首要目标与必要准备就是生态园林建设。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向群众传达生态的重要性,公园在建设的细枝末节中都有注重细枝末节,为了更好地保护维持生态,保持水土,因地制宜制定了水体收集方法。

 

城市景观中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在指导中国城市景观新材料运用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东归生态公园更是响应号召,应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建设。

 

 

3.4.1废弃物的再利用

木屑、沙砾、废弃橡胶轮胎用来铺路。使用复合板材取代天然木材。利用废弃物加工成雕塑小品,比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百米环保长椅由废弃牛奶盒制成等。积极提倡开展周末公园拾荒活动交换可再使用的生活废弃物。

3.4.2新材料与能源

具有防水性聚合物及丁基膜衬垫能减少水体渗透。使用太阳能的室外光纤照明具有低压、高强度、适应性强等特点。

3.4.3道路形式与材料

在出入口等比较重要的位置,用素的混凝土拉丝面或可嵌草的铺装样式或仿木强调粗放、自然的感觉,也可用废弃的橡胶、火车枕木、石材散置的方式将其再利用。

 

 

 

东归生态公园的建立与开发,为当地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也让当地居民有一个健身、学习、亲近自然和了解自然的好地方,通过户外活动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解放思想,陶冶情操,增进亲情,加深友谊更能增进健康,愉悦心情,激发爱国爱家的热忱,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公园建成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有利于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增加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促进经济的发展。

 
 

END